2015年7月20日 星期一

[讀書心得] 《向哈佛菁英學思考-全球菁英都在學的自我意見建立法》

《向哈佛菁英學思考-全球菁英都在學的自我意見建立法》
作者:狩野未希
譯者:陳嫻若
出版:大雁出版基地




通常我對這種標題聳動、配色驚艷、似乎「看完人生就此改變」的書都保持著的些微距離;
或許是因為我害怕如果看完了人生卻還是一樣suck,那不就完了嗎?
(不,其實不會完了。坊間有一狗票一輩子都看不完的書。)


那我為什麼會買了、看了、還要為她寫心得?
有天在北車誠品逛逛時,無聊翻到,沒想到覺得還算有趣,
我翻到的那頁是「XXX小姐要結婚了,是意見還是事實?」
本書的用意是要有探究事情真偽的實驗精神;
但當時我誤認為是
「人在表達時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對事實本身的描述;另一種是意有所指。」
我驚為天人,此書所言真理無誤,便放在心上許久;
跑了台大誠品、中壢墊腳石、中壢金石堂,都沒有這本書,
心裡還納悶:「這麼好的書卻沒有廣為上架,莫非是我眼光太差?」
儘管這樣,最後我還是在博客來把它買下來了。

標題殺人法是這樣用的
 小時候讀過《別再為做不了決定抓狂》、《35×33:35歲前要做的33件事 》這種書,
說實在,到現在還記得的就是
「思考3分鐘和3小時所做的決定會是一樣的」這句看似有道理,
但其實也不一定的屁話;
另外一本《35x33》系列更是一絕,
出了這麼多「要做的事」、「抉擇」、「夢想」,
都恰如其分的落在35這個歲數和33這個數字。如此操作只會讓你懷疑在每本書的33之中,
有多少是不足33而硬想、又有多少是超過33而縮減的?
而這些可以隨意增縮的想法,真的有品質嗎?

《向哈佛菁英學思考-全球菁英都在學的自我意見建立法》這書名出現了什麼問題?

第一,憑空出現的哈佛。
原日文書名為『世界のエリートが学んできた 「自分で考える力」の授業』,
字面上直翻的意思是大約是「從全球菁英學到自我思考能力的授課」。
(感謝好同踢阿酸的翻譯)
可以想像譯者在看完書之後,
發現首章出現了「哈佛大學也提倡的自我意見表達法」,
於是把「全球菁英」限縮到了「哈佛菁英」;
或是說利用台灣人對於名校的盲崇,拉抬了「菁英」的可信度。

第二,誇大化集體行為
翻譯問題之二,承上所說,
「從全球菁英學」翻成了「全球菁英都在學」。這樣的誇飾也很符合台灣人盲從的個性。
利用「如果全世界都在學,那我不學不就GG領22K了?」 這種觀念策動著觀者的購買意願。
(說「觀者」是因為我覺得尚未購買之前,還不叫讀者。)

第三,是全球菁英、歐美菁英、菁英、還是...歐美人?
作者書中的內容都是在談「歐美國家」的人們是如何建立自我表達法,
然而標題卻偷渡成了「全球菁英」,
這隱含了「 歐美國家=全球菁英」的連結。
反之,「非歐美國家」的思考模式就不屬於「菁英」層級了。
由於「菁英」一詞隱含著「比較級」和「排擠效應」;
這樣的連結難免讓人感嘆台灣和日本都仍視歐美國家是勝利組的思維。


那這本書的內容...?

雖然標題講了這麼多,我還是蠻推這本書的。
這是關於Miki Kano個人在處理意見表達與批判思考時的know-how筆記書。

誒?不是說是像哈佛菁英學思考嗎?怎麼變成作者本人的筆記了?

本書內文主要是依狩野小姐的個人經驗和觀察轉化而為的重點,
有些是來自於「歐美教室的課堂上」、有些是「哈佛大學提倡的思考訣竅」,
通常是他舉了幾個例,之後開始自我闡述。
因此要認知的是,雖然標題隱含了「哈佛菁英思考歷程」,
但主要內容卻是「該日本作者如何看待與消化歐美人思考」。
當然這並不影響本書的優劣,只是要釐清而已。

書中的眾多小tips有些還蠻實用的,
例如「當不知道要怎麼想的時候,先鎖定一個方向去思考」
「用過去、現在、未來來去思考」等等,
可以給我們很多不同的思考面向。
只是有時候還是會陷入一些「腳穿不進鞋子」的時刻,像是
「用三色筆來看書,分辨你懂了、有點懂、完全不懂」
就是十足的個人know-How,不一定適用於每個人。
(不過我也沒有要進行批判,畢竟這樣也不能寫的話,大家都甭出書啦。)
我自己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一開始試著做筆記;
以為我只要把重點全記下來,就能成為自我意見表達法達人(或是全球菁英Orz)
但後來發現我根本就跟準備指考,把書中重點手寫謄到隔壁的白紙而已。

我選定了一個既定議題:「退伍之後要去老師那邊工作嗎?」來思考。
就發現很多思考的角度、高度、時間長度、方法都讓我有新的面向可以玩。
例如,我先用「好,我就去老師那邊工作;我會有什麼損失?」的一步步擴充思考藍圖。
(接下來就是自己的工作了,我一直很懶沒有仔細思考ㄏㄏ)


我們不可能完全變成狩野未希,我們也不用。
但是在閱讀本書過程、結束後的未來,有讓我們更清楚什麼、問更多為什麼的話,我想也是功德圓滿了。
有時候我們會需要這類書籍作為陪伴、提點。他們說的當然是真理也當然是廢話,但是你就是需要。

題外話:譯者的特異功能
在發現了超譯的神奇後,我隨手查了這位譯者的其他翻譯作品。
(http://search.books.com.tw/exep/prod_search.php?key=陳嫻若&f=author)
發現真的出現了不少超能現象:

1.《不懂設計,也能做出令人驚豔的資訊圖表》
直翻應該是:輕鬆的infographics入門
(たのしいインフォグラフィック入門)

2.《原來我不是沒自信,只是太容易被踐踏!:48個習慣,建立壓不垮的自信》
直翻:建立壓不垮的自信的48個習慣
(折れない自信をつくる48の習慣)

雖然原書名也是有討厭的懶人包調調,但是譯者竟能把這種調調上綱成這樣...
我也不能只對這位譯者獵巫,畢竟她並不是唯一一個在這樣搞的人;
主編、消費者的喜好等等都跟這個翻譯過程有關係,換言之,我們本身也在共犯結構之中。

我也想問自己,「書名和原書名不一樣,又有關係嗎?」
一是翻譯本身的問題,即是「資訊是否正確傳達」。
二是如為了市場導向而擅改標題,是否有不尊重原作者之嫌?
三是我很看不慣這種一本書救世界的價值觀。

我想有些翻譯是為了讓在地文化更好懂而扭轉整句話的結構,
但是這樣的程度我已不敢苟同,和我們媒體同樣已屬於製造業的一員了。



延伸閱讀:

1.TEDxTokyoTeachers - Miki Kano - It's Thinking Time (有英文字幕):

2.Stand-up不是脫口秀:為什麼亞洲人這麼聰明 - KT Tatara




2015年5月24日 星期日

[電影隨筆] 血世紀 Daybreakers



緣由:
《血世紀》(以下簡稱《血》片)是部一直以來我都很有興趣但是忘記看的電影。對於預告片中大家喝了血的星巴克那一幕感到念念不忘。最近因為看了松本光司的《彼岸島》,才想起有這幕一部有趣的片子。

劇情:
血世紀主要描述在近未來的2019年,(電影是2009年拍的,剎那間我們也只剩四年好好當人類的日子了Orz)吸血鬼病毒席捲全球,95%的人類都變成了吸血鬼。但由於只剩5%的「糧食來源」,血液研究公司必須想辦法研發出替代人血的替代品好讓整個吸血鬼世代存活下去。Ethan Hawke飾演該公司的頂尖研究員Edward,負責研發血液替代品。在因緣際會之下,他認識了一個知道如何把吸血鬼變回人類方法的男人”Elvis"(Willian Dafoe飾演)。無奈的是,Edward的老闆Charles(Sam Neil飾演)是個嗜血又愛追捕人類的壞蛋,他一定要把Edward搞到手,因為他一,對公司很重要;二,跟一群鮮肉在一起。一場追捕就此展開....

呃,電影的前半段蠻有趣的,我很喜歡看製作人員們如何去「詮釋」一個吸血鬼合理化的社會。以這樣的角度出發的恐怖片不多,吸血鬼片更少。
大部份的殭屍片都是把殭屍視為敵人,表現人類如何跟敵人作戰(《WORLD WAR Z》 )或是藉由這樣的時空背景表達出人際間的情感(《Walking Dead》、《28 days later》)。但是《血》片跳出這個格局,描述「吸血鬼也是正常的一方」的情況;這樣的違和感是我最喜歡本片的一部分,例如車子上裝有日間駕駛模式(把窗戶都遮起來用螢幕開車XDD),或是有建商提議在城市的地下道蓋超大的聯絡網,好避免陽光(誒這個idea我以前真的想過。)或是咖啡店因為血量不足所以規定每杯咖啡只能加5%的人血這種設定,都會讓我覺得「天阿也他媽的太酷了吧。」

但,只是單純的酷而已。

本片背景設定的格局很大,實際上談論的卻只有一小塊,這可是最可惜的地方了。我很喜歡一開始電視上提到「要不要抓人類當食物」的辯論節目,其背後體現的是整個吸血鬼族群在思考人類/吸血鬼的未來問題;畢竟95%是絕大多數,他們應該有自己的權力決定自身的未來,就算他們全體投票贊成人類養殖計畫通過,那我也覺得是為了絕大部份的人的利益著想。可是導演卻把純粹從純人類的角度出發,試圖把所有的吸血鬼都「矯正」回人類,甚至在更後面把Ethan打造成英雄,單挑所有吸血鬼,阿這跟《刀鋒戰士》有什麼不一樣,囧。

這讓我想到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如果世界上95%的人都是同性戀,那5%的異性戀為了人類世代延續,是否有權強迫其他同性戀結婚生子(立法,每個人都要有一名子嗣,不然罰款)? (好我要寫個劇本)

演員部分,Ethan Hawke的憂鬱小生氣息蠻帥的,應該是市場考量;他弟弟Frankie則是另一種陽剛美。比較不ok的是綠惡魔的正派大老Elvis。奇怪,在蜘蛛人的時候Dafoe的詮釋加上背景就很適合;本片中Dafoe的角色被設定成一個海量、霸氣的大哥,但是顯然他的體型(略小隻)、年紀(只比主角大一點點)、以及演員詮釋(不成熟的鄉村海派)不足以撐起「得到解藥」的關鍵角色。

另一個亮點是壞人大佬Sam Neil。每次看到他都是在侏羅紀公園裡面的那個帥大叔(抱歉我好像沒看過他演的其它電影),他詮釋個陰險奸詐的老闆有盡到本份,可是受限於劇本的關係沒有談得太深入。簡單的幾「句癌症/女兒便到永身」似乎還不夠表現出他身為吸血鬼這一方的正義詮釋。

另一件大家也覺得很瞎的事情是「痊癒方法」。Elvis大叔在當吸血鬼的時候在白天飆車,結果出車禍,被太陽燒到一陣子掉進水裡,反而變回人類。這部分雖然有某種反諷的意味在:我們最需要的解藥常常是在我們最害怕的事情裡面。可是以大數據來看,這樣的方式怎麼可能只有他一個人不小心試過?難過所有的吸血鬼都不曾在太陽下曝曬一小小陣子嗎?難道那些吸血鬼小屁孩幫派不會玩「誰可以跑出去太陽底下再快快跑回來」這種試膽量的遊戲嗎?解藥太容易做到了,十年間沒有人發現真的太瞎。要拍,也應該拍有些吸血鬼發現了,其他人知道卻不願意變回人類這種內心掙扎才好看啊!!這樣才有目標和衝突啊!!

目標:我要永生 障礙:我不想要吸人血,這有違我的道德。

這樣的討論不好嗎XD


電影的討論大概就到這邊吧。
我也想談談《彼岸島》和這部電影的關係。

彼岸島(我才看到第二十集)所描述的吸血鬼心境要比《血世紀》還要高明一點點。尤其在宮本明和他哥哥篤決鬥的那一篇裡,對他自己創造的村子、自己愛的人等等因素而所擁有的遺憾,是真的讓人心碎、讓人難過;明的師傅也是,身為一個吸血鬼卻克制自己不吸人血,這樣的掙扎也十分有深度。但是彼岸島也有太多可以吐嘲的地方了,比方說每次遇到的危機都是吊橋斷掉、鷹架斷掉、峭壁被破壞的「分隔兩地怎摸半」危機,看久了實在要說我也會這招啊。還有他們每個人為什麼都還沒有變成吸血鬼,明明漫畫家血噴的跟不用錢一樣,但是就是這麼巧的他們的眼睛嘴巴都很幸運的沒有沾到半滴血....,好了這算是另外一篇了。




電影心得下次見囉。

2015年3月19日 星期四

Meg Jay: 二十歲的人生不能等到三十才開始 | TED TALKS



https://youtu.be/tj-zQhQIRrs


這篇演講沒有什麼特別的大新觀念,
大體的意思是說,要即刻展開自己的計畫。

人生不是三十才開始,二十就開始了。」
現在你就應該去想你想樣成為什麼樣的人、而你要怎麼成為。
而不是很雞肋的跟某些不想要在一起的人在一起,做某些你不想做的工作。

「二十多歲時的約會就像玩大風吹」 
「大家四處遊蕩、樂在其中」 
「但30歲左右音樂逐漸停止」 
「大家開始就座」 
「我不想成為唯一站著的人」 
「因此有時我覺得和丈夫結婚」 
「只因為他是30歲時離我最近的椅子」

台灣是個很盲從的社會,或說人是個很盲從的生物吧。
我們群居性很強,我們害怕跟別人變得不一樣。
大家結婚的時候我們也要跟著結婚,
而不是因為我自己想結婚,
馬的什麼溫良恭儉讓的屁話。

每次看完TED都有股熱血在胸腔中燃燒,
而我所抓到的共通點是,這些人都很有「自信」。
當然啦,你如果沒有自信是沒有辦法上TED的。
但是這個自信所代表的是「相信自己的特別理念」。
(which,我想我遺失了很多年。)


鼓勵與激勵

「即刻開始吧~」
這個觀念我聽了蠻多次的,但是依據說的人、情境、自我心境等等,
大致可以分為正向鼓勵負向激勵
(類似於Jim Carrey所說的「love and fear)
正向鼓勵是 「快快開始,然後你可以去享受你想要的人生。」
負向激勵則是  「你再不培養競爭力,等到老了一定會後悔/被淘汰/一事無成..etc。」

就我自己個人經驗而言,我比較喜歡前者的出發點。
如果我所達成的成就、結果、訓練過程都一樣多,
為什麼要讓自己難過呢?

但,反過來說也成立,如果負向的激勵對我而言比較有效,
那也未嘗不是個好方法呢?

到底哪個比較好?
正向思考是否會忽略了自己的短處與不足?
負向思考又能否讓自己長久面對壓力、或是有足夠的動力?

巴巴菈・艾倫考克在《失控的正向思考》一書中提到,
「真正的正向思考,是具有面對現實的勇氣。」

關於我人生的路

我可以很輕易地這些「孩子們」,
他們應該要怎麼做,
他們應該要從他們想要的目標回推,
然後一步步前進。
我會告訴他們這其實非常簡單,因為只要這樣做就好了。

為什麼我自己不行呢?
因為我不用對其他人的人生負責啊,就這麼簡單。
因為我以為我「確定」那是他們想要的人生,
但是我卻不確定我的,在種種選擇之中,
容易猶豫、徬徨,沒有辦法很有目標的前進。

享受吧,這樣的青春徬徨,然後大步向前。


三個小TIPS

回到演講,Meg還是有提到一些特別的部分,
分別是
  • 累積身份資本
好啦這也算是老生常談啦~
  • 利用弱連結
多認識朋友,因為朋友的朋友,就是朋友(?)
  • 選擇你的家庭
well,這是告訴我們不要談戀愛嗎?
我倒覺得,趁年輕,應該要多談戀愛才對吧。
好啦我講講,因為還是蠻滷的,渾身滷味。